雖然離子液體得名于其由陰、陽離子組成,并以強大的靜電相互作用(庫侖力) 為主導,但范德華力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分子間作用力,在離子液體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1. 離子液體的作用力構成
離子液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如熔點、粘度、密度、溶解性等)是由其內部多種相互作用力共同決定的,主要包括:
靜電相互作用: 這是最主要的作用力。帶正電的陽離子和帶負電的陰離子之間的強烈吸引是離子液體在室溫下能保持液態而不揮發的主要原因。
氫鍵: 許多離子液體的陽離子(如含有咪唑環的)或陰離子(如 Cl?, [BF?]?, [CF?COO]? 等)能夠形成氫鍵。這種作用力強度介于靜電力和范德華力之間,對離子液體的結構和性質有顯著影響。
范德華力: 包括色散力(倫敦力)、誘導力和取向力。其中,色散力是最主要的部分,它存在于所有原子和分子之間,無論它們是否帶電。
2. 范德華力在離子液體中的具體體現
盡管與強大的靜電力相比,單個范德華力非常微弱,但由于離子液體中離子數量巨大,且離子本身通常具有較大的、可極化的結構,這些微弱的力加在一起就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陽離子的烷基鏈: 最常見的離子液體陽離子(如1-烷基-3-甲基咪唑)通常帶有一條或長或短的烷基鏈(如乙基、丁基、己基)。這些烷基鏈是非極性的,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是范德華力(色散力)。鏈越長,范德華力的貢獻就越大。
陰離子的影響: 一些較大的陰離子(如 [NTf?]?)本身也含有可極化的氟原子或烷基,它們之間也會產生范德華力。
熔點和粘度: 烷基鏈增長會導致范德華力增強,使得離子更難以移動和重新排列,從而導致熔點升高和粘度增大(但鏈長超過一定限度后,由于結構無序性增加,熔點可能會下降)。
自組裝行為: 長烷基鏈之間的范德華力可以驅動離子液體形成類似膠束或液晶的有序納米結構。
與溶質的相互作用: 離子液體溶解非極性分子(如苯、烷烴)時,主要靠的就是范德華力。
離子液體并非只有靜電力,它是一個由靜電力、氫鍵和范德華力等多種相互作用構成的復雜體系。 正是這種復雜的相互作用網絡,賦予了離子液體千變萬化的可設計性和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